亚马逊广告竞价策略,提升广告转化

亚马逊广告竞价策略是决定产品曝光度、转化率以及广告成本的核心因素。合理运用竞价策略,可以帮助卖家优化广告投放效果,实现更高的投产比。

一、亚马逊广告竞价策略对比

亚马逊提供三种竞价模式:动态竞价 – 仅降低、动态竞价 – 提高和降低、固定竞价。每种模式的逻辑和适用场景各不相同。

1、动态竞价 – 仅降低

原理:当亚马逊算法预测某次点击转化为销量的可能性较低时,会自动降低CPC(点击费用),最低可降至 $0.02。

举例:若设置基础竞价为 $1.00,实际竞价范围在 $0.02 至 $1.00 之间。

特点:通过减少低效点击,控制广告成本,但可能降低曝光和转化机会。

2、动态竞价 – 提高和降低

原理:根据亚马逊的转化预测,实时调节竞价,对高潜力转化的广告位置提高竞价。

  • 搜索结果顶部(首页)最高可提高竞价 100%。
  • 其他广告位置最高可提高竞价 50%。

举例:若基础竞价为 $1.00,搜索结果顶部竞价最高可增至 $2.00,商品页面和其他位置分别可达 $1.50 和 $1.00。

特点:适合已积累一定数据的产品,帮助卖家争夺高转化率的广告位置。

亚马逊广告竞价策略,提升广告转化

3、固定竞价

原理:竞价始终固定,无论转化概率高低,系统均按设定的竞价出价。

举例:若设置竞价为 $1.00,广告展示始终按此竞价。

特点:适用于新品期,为争取更多流量而提升曝光。

二、不同竞价模式的适用场景

在不同产品生命周期或广告目标下,竞价模式的选择会有所不同。

1、动态竞价 – 仅降低

适用场景:

产品衰退期:销量下降时,控制广告费用以避免过高的广告支出。

ACoS较高的情况:当投产比表现不佳时,通过降低竞价减少浪费。

优点:保护预算,但可能限制流量和转化。

2、动态竞价 – 提高和降低

适用场景:

产品稳定期:当产品已积累足够广告数据,希望优化投产比时使用。

目标:提升广告权重,抢占高转化广告位置。

优点:提高转化率,适合中后期优化。

3、固定竞价

适用场景:

新品期:新品需要大量曝光和流量,固定竞价有助于争取更多展示机会。

目标:通过高曝光获取销量,提升BSR排名,逐步优化转化率。

优点:初期吸引流量,推动良性循环。

三、影响广告竞价的核心因素

1、基础竞价

基础竞价是广告投放的核心参数,直接影响广告的展示频率。建议根据产品定位、竞争程度以及投放目的设定合理的基础竞价。

2、广告竞价策略

选择不同的竞价模式会影响实际CPC,例如动态竞价模式可以提高或降低基础竞价。卖家需根据目标阶段选择合适的策略。

3、广告位溢价策略

广告位溢价可针对特定展示位置(如搜索结果顶部或商品页面)设置更高的竞价比例。

  • 搜索结果顶部广告溢价最高可达 900%。
  • 商品页面广告溢价最高可达 500%。
  • 其他位置溢价范围较小。

四、新品广告竞价策略与实操建议

新品推广期的核心目标是获取流量和曝光,竞价策略的选择将直接影响推广效果。

1、为何选择固定竞价

新品期转化率较低,若选择动态竞价,系统可能因低转化率而降低竞价,导致流量进一步减少。

固定竞价能确保产品广告的曝光量,无论转化率如何,亚马逊不会降低竞价,从而为新品积累足够的流量和销量。

2、新品竞价如何设定

建议竞价范围:高于亚马逊建议竞价的 1.2 至 1.5 倍,以确保竞争力。

优先争取位置:预算充足时争夺搜索结果顶部广告位(TOS)。

数据监控:定期查看广告展示位置与点击率,调整竞价确保流量稳定。

3、结合流量与转化的优化措施

  • 优化Listing:确保主图吸引力强,产品描述清晰,关键词布局合理。
  • 积累优质评价:通过早期评论人计划或主动邀请评价,提升产品信誉。
  • 动态调整:根据广告表现逐步过渡到动态竞价策略,提高广告效率。

亚马逊广告竞价策略的选择和运用,是广告投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。通过选择合适的竞价模式、合理调整基础竞价与溢价比例,卖家可以有效提升产品的曝光率与转化率。

Get Your First $400 in FBA Reimbursements free

With the highest recovery rate in the industry, GETIDA will help you maximize your FBA refunds. 

4.7 Rating
4.7/5

Sign up for our newsletter

YOU MAY ALSO LIKE...​

PODCAST

GUIDE

BLOG

亚马逊FBA尖锐产品包装要求更新,卖家需注意!

亚马逊发布公告,宣布自2025年4月起将停止为尖锐产品提供包装服务,同时更新了相关产品的包装要求。此举旨在进一步提高亚马逊员工与客户的安全水平,对卖家的运营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。以下是对这一政策变化的详细解析,以及卖家应采取的应对措施。

Continue Reading